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了解到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全面提升。5年来,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4倍,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51家增加到2020年的268家;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26.26%提高到2020年的42.11%,提高了15.85个百分点。 5年来,我市有586家创新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,加计扣除额达24.83亿元;314家企业享受研发投入补助政策,合计补助资金8816.9万元;97家企业享受创新平台奖补政策,合计奖补资金2600万元。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,全市170个项目纳入省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支持,争取国家、省财政资金2.2亿余元。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738家,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1家,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、1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建设;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81家;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30余次;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67项,推介给高校院所;支持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展,合同金额达8083万元。先后出台《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》《聊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方案》《聊城市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制度实施方案》《聊城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,进一步扫除制度障碍,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。 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我市将狠抓科技工作主要指标,推动全市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明显提升。我市将切实抓好创新平台载体建设,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20家;强化主体培育,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,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入库达到400家,完成技术开发转让合同成交额6亿元;发挥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,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体系,建设一批不同主体、不同路径、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,在我市形成“1+N”创新创业体系。2021年,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、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、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。
|